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

點燈‧迎春‧鬧元宵—台灣上元節慶習俗及其民俗藝術


圖  ∕ 謝宗榮

⊙本文載於《傳藝》第98期,2012/02。

上元節是傳統漢人社會最熱鬧的節慶之一,它是緊接著年節之後的一個高潮,過節的氣氛不亞於過年,因此素有「小過年」之稱。上元節民間也通稱「元宵節」,即是指舊曆第一個月(元月)的月圓之夜(宵),台灣民間稱為「上元瞑」。傳統習俗在上元節夜晚張燈以慶祝,所以也被稱為「燈節」;而台灣民間繼承古代漢人社會的上元習俗,除了張燈鬧元宵的節慶活動之外,全台各地也發展出具有在地特色的慶祝活動與民俗藝術。
上元節相傳起源於中國漢代以前的祭祀「太一」神的活動,《太平御覽》引《史記樂書》說:「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,以昏時夜祀,至明而終。」太一也稱為「泰一」、「泰乙」、「太乙」,為北極神的別號,是中國古代十分顯赫的神祇,格神位在五帝之上,早在戰國時期即被人奉祀。由於祭祀太一神在入夜之後舉行,因此就點火把「放火」以照耀祭壇,並藉此以驅逐陰氣、邪祟。
漢代時將上元節定為元宵節,相傳與漢文帝有關,源於漢文帝是在平定「諸呂之亂」之後即位稱帝,而平亂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日,所以他在即位後每逢正月十五日夜晚,都要出宮遊玩,與民同樂。漢代以後民間又習慣稱元宵節為燈節,則與東漢明帝有關。根據《大唐西域記》載,印度摩喝陀國在正月十五日,有觀看佛舍利放光雨花的習俗,是日僧徒俗眾群集,頗為熱鬧。東漢明帝時佛教被正式傳入中國,明帝為了弘揚佛法,就下令正月十五日夜,在宮廷和寺院「燃燈表佛」,「張燈」便逐漸成為元宵節最顯著的過節活動,遂使元宵節幾乎等同於燈節了。
元宵點燈固然與佛教有關,但上元節在傳統上仍是一個道教色彩濃厚的節日。東漢末年張道陵在創立「五斗米道」(後改稱「天師道」)之後,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日、七月十五日為中元日、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日,合稱「三元日」;以正月五日(或七日)為「上會日」、七月五日(或七日)為「中會日」、十月五日為「下會日」,合稱「三會日」。每年逢三會日,道徒都要集中到各地的「靖治」(早期的道壇)舉行「齋儀」,進行宗教修煉活動;到了三元日當天,則舉行「醮儀」來為道徒消災祈福。
古代道教三元日祭儀的主要方式,乃是透過「三官手書」來為道民治病,其請禱之法為:「書病人姓字,說服罪之意。作三通,其一上之天,著山上,其一埋之地,其一沈之水,謂之『三官手書』。」這個祭儀傳統後來也被稱為「三元齋」,主要祈求的對象就是「三官大帝」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。並以三元日為三官大帝聖誕之日,其全稱為: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、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、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,因此三官大帝也被稱為三元大帝,分別職司賜福、赦罪、解厄,是道教十分重要的信仰,上元日即是賜福天官紫微帝君聖誕之日。

▲台北關渡宮所供奉的三官大帝像 
戲班跳加官—天官賜福

隋唐之後,上元節在古代夜祭太一神逐漸式微之後,並混合了道教上元日祭祀天官大帝和佛教燃燈表佛信仰活動,遂成為一個內涵多元豐富的節慶,不過「鬧元宵」的傳統主要還是來自於古代的宮廷習俗。據載漢代的都市有宵禁的規定,尤其以京城最嚴格,入夜後由「執金吾」的官吏進行巡城,但元宵節當天則破例不宵禁,任由官民徹夜行樂,《漢書》說:「執金吾掌禁夜行,唯正月十五敕許弛禁,謂之『放夜』。」漢代以後的各朝代也繼承了此一元宵節「金吾不禁」的傳統,宮廷、民間都在元宵節前後幾天中「放燈」,盡情進行賞燈、百戲等嘉年華式的遊藝活動。
唐代以降的宮廷元宵節活動,最膾炙人口的是巨型的燈樹和煙花,因此詩人向有「火樹銀花」之譽,而民間則以賞燈為主,並裝扮遊行,大放鞭炮,以凸顯其熱鬧之氣氛。這種鬧元宵的節慶活動,到了明清時期達到了頂峰。明末清初,以閩粵為主的漢人族群移民台灣,也將上元節慶習俗帶來。如《諸羅縣志》卷八〈風俗志歲時〉說:「初十夜放燈,逾十五乃止;門內外各懸花燈。亦有閒身行樂數輩為伍。製燈如飛蓋狀,一人持之前導,絲竹曲以次雜奏,遨遊街市;謂之鬧傘。更有裝束昭君婆姐、龍馬燈之屬,有喜者歌以慶之;主人厚為賞賚。神祠延僧道,設醮祈安,醮畢迎神,社眾集飲廟中;謂之食供。」
昔時台灣上元節張燈、遊行活動,主要還是以地方大廟最為可觀。一般來說,寺廟在新年過後就開始張燈,在上元瞑最是熱鬧,許多人家多會扶老攜幼到寺廟賞燈、看煙火、猜燈謎。而「燈」在台灣漢人社會更是具有多重意義,在台灣以閩南族群為主的民俗觀念中,燈除了具有照明、指引的實際功能之外,燈光帶給人「光明」,而人的「元辰」(元神)正是需要藉由這種光明才能光彩、煥彩。因此每到舊曆新年之後、上元之前,多會到寺廟裡安奉太歲並認點一盞光明燈,以祈求闔家大小元辰光彩。又因光明諧音「功名」,因此學子在廟宇點燈也藉以祈求金榜題名。其次,閩南語的燈與「丁」同音,有人丁興旺的寓意;因此,許多寺廟在上元節會準備許多俗稱為「鼓仔燈」的小燈籠讓已婚婦女乞求,或是在廟埕結一座「燈門」,讓婦女「鑽燈腳,生卵葩」,是一種古老的祈求生男民俗之遺留。

 ▲台北龍山寺元宵民眾賞花燈、鑽燈腳
 ▲台北龍山寺十八臂觀音與鯉魚花燈
  ▲台北松山慈惠堂五路財神花燈
  ▲新莊慈祐宮躦燈腳
鼠年台北燈會位於市府廣場前的花燈

除了民間各式各樣的的花燈展示之外,近二十年來台灣各縣市政府也在上元節舉辦燈會,其中尤其以交通部觀光局所主導的燈會最為盛大,每年都吸引無數民眾參觀。觀光局燈會活動最早在1990年在台北市自由廣場(中正紀念堂)舉辦,稱為「台北燈會」,隨後在2001年開始移師到各縣市舉辦,並更名為「台灣燈會」,迄今先後舉辦過的縣市有高雄市、台中市、台南市、嘉義縣、台南縣、宜蘭縣、嘉義市、苗栗縣,2012年則由彰化縣主辦,在鹿港古鎮舉辦並以全鹿港老街為燈區,不同於過去的作法。
除了張燈、賞登之外,台灣各地也發展出各異其趣的上元節慶活動,其中比較著名的有:新北市野柳的神明淨港、新北市平溪的放天燈、苗栗縣的龍、台南市新營的放蜂炮、台東市炸寒單、澎湖乞龜等。其中龍、放蜂炮、炸寒單都和鞭炮有關,相同的意義乃是藉由鞭炮、煙火的聲響與火光,來達到驅除陰氣、邪祟的目的,也是古代「放火」辟邪之遺意。不同的地方是龍用鞭炮來炸龍,具有農業社會舞龍燈、迎龍神的意義。放蜂炮則是鹽水古鎮迎請關帝神駕遶境,並施放沖天炮來達到驅逐瘟疫的目的,最後形成全台最「瘋狂」的節慶活動。而炸寒單昔時稱為「走佛」,由一名壯漢扮演別稱為寒單爺的武財神玄壇爺,站在軟轎上接受鞭炮炮炸,以祈求財源廣進,昔時也盛行於台灣各地。
這類迎神、施放鞭炮的元宵節習俗其實也在台灣各地十分盛行,尤其以迎土地公最普遍,如台北市舊內湖街元宵夜弄土地公,每年施放鞭炮的震撼不亞於台東炸寒單。而彰化花壇白沙坑迎花燈,則是在土地公押陣之下,舉行盛大的扛燈排遊行遶境,民家則施放鞭炮迎接,保留了傳統花燈遊行的濃厚古趣。其次,迎請神明淨港昔時是盛行於台各漁港的習俗,野柳淨港特別的是由壯丁扛神轎遶境,並跳入漁港以祈碼頭平安、漁船豐收。放天燈在古代是一種通訊方式,清代末年平溪地區在新春之後有盜賊之患,當盜賊離開之後留在村子裡的人便施放天燈以報平安,後來才逐漸演變成向上蒼祈福之意。
而乞龜也是古老的民間習俗,除了元宵節之外也常見於宮廟神誕期間,其目的最就是要祈求長壽、添丁等福氣,以澎湖地區最盛行。《澎湖廳志》卷九〈風俗歲時〉即載:「元宵……各廟中張燈,男女出遊看燈。廟中札有花卉、人物,男婦有求嗣者,在神前祈杯,求得花一枝(或麵龜一個),回家供奉。如果添丁,則明年元宵時,倍數酬謝。」可見乞龜原來是為了求子,後來就演變為求壽、平安甚至是求財了。除此之外,台灣民間在元宵節迄今仍盛行有攻炮城活動,在城內高掛的鐵盤上放排炮,民眾點燃手上鞭炮投向鐵盤來點燃排炮,具有古代打仗攻城的趣味。其次,上元節不可少的節令食品是湯圓,具有祈福、圓滿之意,湯圓就稱為「元宵」,每到上元節前夕,各地傳統市場都可見到「搖元宵」的有趣畫面。

▲ 平溪放天燈
 ▲台北內湖炸土地公
 ▲彰化花壇扛燈排遊行
 ▲台北內湖攻炮城
 ▲上元節乞龜以月餅組成的巨型龜
上元搖元宵製作湯圓

然而,上元節的行事最早起源於祭祀活動,上元節是天官大帝的聖誕日,因此台灣民間最普遍的活動,就是要祭拜俗稱為「三界公」的三官大帝,從當天的子時(前一夜23時到凌晨1時)開始,家家戶戶紛紛在門廳前排設香案,供上鮮花素果、清茶酒醴、素齋麵線、牲禮財帛等,祭拜天官大帝以祈求未來一年平安得福。如《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》卷六〈風俗歲時〉就說:「(正月)十五日,人家多延道士諷經,謂之『誦三界經』;亦有不用道士,而自備饌盒以燒紙者。」拜完三界公之後,當天上午還要拜祖先,下午犒軍拜五營兵將,傍晚拜地基主,晚飯後才到廟裡賞燈看熱鬧。過完上元瞑,長達半個多月的年節就正式結束,回歸到平常的生活步調。

 ▲上元節民家拜三界公以紙糊燈座代表三官大帝
 上元節民家拜三界公道士讀祈福疏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